


深度思考中宣部主管电影局
发布时间:
2018-05-04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广电总局削掉电影与新闻出版业务,这两项业务划归中宣部,管理机构升级。电影事业在两会中获得重视与提升,这将促进电影事业与产业向更加利好方向发展。
近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广电总局削掉电影与新闻出版业务,这两项业务划归中宣部,管理机构升级。电影事业在两会中获得重视与提升,这将促进电影事业与产业向更加利好方向发展。
调整后,中央宣传部关于电影管理的主要职责将包括:管理电影行政事务,指导监管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工作,组织对电影内容进行审查,指导协调全国性重大电影活动,承担对外合作制片、输入输出影片的国际合作交流等。
那么这一系列变化可能会给我国的电影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中宣部统一管理,规范审查机制
之前行业,存在上下游产业分裂,行政职权不明。制片、发行、放映相脱节,资源配置分散电影产业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已经不太适应越来越庞大的电影市场的发展要求。
为了加快我国电影产业发展,2017年国家立法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 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法治保障设立电影管理局,并由中宣部统一管理。电影产业的行政级别得以提升,由以前统一在广电总局下管理的一个处,提升为可以和广电总局行政平级的电影局,从行政上就杜绝了一部分电影审查无规则的乱象。更在地方设立电影处,推动地方文化影视产业的发展,培养影视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团队。地方政府将参与进来,为电影创作提供更广泛的融资渠道,电影创作市场将迎来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更加重视电影产业地位,从政策上支持提升电影质量
中宣部加挂国家电影局的牌子,这表明了中央宣传部将统一管理电影的工作。把电影从广播电视管理局分离出来,这不只意味着电影的行政地位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更是意味着将全力实行去年3月通过的《电影促进法》,这将规范化我国电影创作、审查制度管理以及明确其作为行政许可的属性。
在电影行业人才的培养上,中宣部之前就提到过建设中国专业电影人才队伍,中宣部挂名电影局,电影就不再是娱乐性的产业,而是意味着电影变成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重要产业培养专业人才,意味着电影行业的人才乱象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现在电影促进法的实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打造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实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电影局挂牌中宣部,又提升行政级别,又立法,还能培养专业人才,而且地方政府还能加大电影的融资能力,可以说是“给人给钱给政策”,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
对电影行业而言,透过这一系列重大改革可以预见,今后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以及日常管理和扶持力度都将受到国家决策层面的更多关注,接下来或将有更多政策出台。而全新组建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专注于广播电视及网络视听产业的监管工作。
权责划分更为清晰,无疑会将对电视电影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起到更重要的推动和监管作用,而其对产业将产生的重大影响也将日渐显露出来。
但是,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专家担忧,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电影和影视行业,过于强悍的行政干预,会不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而成为一把双刃剑呢?
END
本文摘自自人民日报、电影解忧(文/陆离人)等
由哇棒传媒编辑整理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资讯
2023-09-26
2023-08-25
2023-07-19
2023-07-18
2023-07-05